第105章:生活的分享

        北方的秋日,天高云淡,阳光透过已显稀疏的梧桐叶,在图书馆的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凌霜刚结束一场期中考试,心情有些许放松。她坐在桌前,面前摊开的不是课本,而是一张信纸和几张刚冲洗出来的黑白照片。照片上,她穿着干净的格子衬衫,扎着利落的马尾,站在教学楼前或图书馆门口,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背景是充满活力的校园。

        她拿起笔,嘴角带着不自觉的笑意,开始写信。这一次,她没有谈论深奥的经济学理论,也没有探讨乡村发展的规划,笔尖流淌出的,是琐碎而温暖的日常。

        “瀚飞同志:见信好。近来天气转凉,早晚记得添衣。随信寄去几张照片,是前些天同学帮忙拍的,让你看看我们学校的样子。”她写道,仿佛在和一个熟悉的朋友闲聊。

        她开始絮絮叨叨地分享生活细节:“学校食堂最近新出了一道糖醋排骨,味道居然不错,就是肉少了点。我们宿舍的赵大姐,从家里带了辣酱来,拌饭吃特别香,就是太辣了,我每次只敢放一点点。”她描述着同学间的趣事:“同桌小李为了追一个外语系的姑娘,天天抱着收音机学俄语,发音怪腔怪调,把我们逗得不行。”甚至抱怨了一下学业:“这学期的微积分有点难,作业总让我头疼,得花好多时间。”

        她的笔触轻松而生动,充满了生活气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琐事,是她真实的大学生活,是她想与他分享的世界。在信的末尾,她写道:“你那边一切都好吗?秋收应该结束了吧?劳动辛苦,一定要注意休息。上次寄给你的伤药,用着还好吗?盼复信。”

        她细心地将几张照片夹在信纸里,一起装入信封,贴上邮票。投进邮筒时,她心里泛起一丝微甜的期待,想象着他看到照片和读到这些琐碎小事时的样子。

        几天后,姜家坳已是深秋景象。山峦层林尽染,红黄相间,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农忙基本结束,村庄进入了短暂的农闲时节,空气里多了一份悠闲。徐瀚飞刚从地里回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就收到了这封厚厚的来信。

        他回到小屋,在窗边坐下,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首先滑出来的,是那几张黑白照片。他拿起照片,指尖微微一顿。照片上的凌霜,笑容灿烂,眼神明亮,充满了朝气与自信,与半年前那个在村里劳作的姑娘似乎又有了不同,更加舒展,更加夺目。背景中的教学楼、图书馆,是他熟悉又遥远的世界。他一张一张仔细地看着,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许久,仿佛要透过相纸,感受到那份遥远的活力。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有为她高兴的欣慰,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时空相隔的怅惘。

        然后,他展开信纸,开始。当读到食堂的糖醋排骨、宿舍的辣酱、同学学俄语的趣事时,他的嘴角不禁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连自己都未察觉的柔和笑意。这些充满烟火气的描述,仿佛将那个遥远而抽象的大学生活,具体而微地呈现在他眼前。他仿佛能看到她在食堂排队打饭,在宿舍和同学说笑,在灯下蹙眉演算数学题的样子。这种平淡的分享,比任何宏大的叙事都更能拉近彼此的距离,让他感觉仿佛参与了她生活的一角。

        第105章:生活的分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