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昭容郑氏女,进封还唤作阿姨。”

        你看这反差——皇宫的台阶上都长青苔了,国家快亡了,可贵族小姐还在忙着争封号,喊着“阿姨”讨赏赐。韦庄没明着骂“你们真无耻”,可字里行间全是讽刺:乱世里,有的人命如草,有的人闲得慌,这世道,哪有什么公平可言?

        他的现实主义,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是“亲眼见了愁,不写出来睡不着”。他的笔就像个“记录仪”,把晚唐农民的血泪、贵族的奢靡,一笔一笔记下来,让后人知道:当年的唐朝,不是只有“大唐盛世”的传说,还有底层百姓“活不下去”的真相。

        怀古诗:台城的柳,藏着唐朝的“死期”

        韦庄写怀古诗,最厉害的不是“掉书袋”,是“借古骂今”,比如那首《台城》,短短二十八个字,把唐朝的“死期”写得透透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台城是六朝的皇宫,当年多繁华啊,现在呢?下雨的时候,荒草长得比人高,鸟在里面瞎叫,柳树还长得枝繁叶茂,把整个堤岸都遮住了。韦庄说“无情最是台城柳”,真的是骂柳树吗?不是,是骂那些当权者——

        六朝亡了,柳树没管;唐朝快亡了,当权者也没管。他们就像这柳树,不管天下人死活,只顾自己长得“茂盛”:朱温忙着夺权,皇帝忙着哭,大臣忙着逃命,谁在乎百姓的死活?这“无情”,骂的是柳树,更是这个烂到根里的唐朝。

        据说这首诗传到长安后,朱温看了气得把杯子摔了,可也没法子——韦庄没明着骂他,他总不能因为一首诗杀了个老头。这就是韦庄的本事:骂得狠,却藏得深,字字都戳在痛处,却让你抓不到把柄。

        词作:花间派里的“清流”,把情写得“骨相清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