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这话听着像“摆烂”,其实是韦庄的无奈。他知道,乱世里的安稳,就像酒一样,喝一口少一口,明天会发生啥,谁也不知道。他能做的,就是现在多喝点酒,多做些事,让蜀地的百姓能多安稳一天,让文化能多传一天。
有个年轻的文人,看了这首词,问韦庄:“宰相,您现在位高权重,为啥还写这么伤感的词?”韦庄笑了笑:“位高权重又咋样?人生就这么几十年,能快活一天是一天,能做一件是一件,别等老了,才后悔没做啥。”
“文靖”公的结局:诗和治国,他都没辜负
公元910年,韦庄七十四岁,这一年的冬天,他病倒了。
躺在病床上,他还惦记着政务——让手下人把奏折念给他听,哪些地方的赋税还没交,哪些地方的科举还没安排,哪些文人还没安置,他都一一记在心里,交代给手下人。
王建来看他,看着他瘦得不成样子,心里难受:“先生,你放心,你交代的事,我都会办好,蜀地的百姓,我会照顾好。”
韦庄拉着王建的手,说:“将军,我这辈子,没辜负唐朝,没辜负百姓,也没辜负诗……”话没说完,就咽了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