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写《水夫谣》,是因为有次出差,在河边看到纤夫拉船。那是夏天,太阳毒得很,纤夫们光着膀子,皮肤晒得黝黑,背上勒着粗绳子,深深嵌进肉里,每走一步,都要喊一声号子,声音嘶哑。

        船逆流而上,纤夫们走得慢,船主还拿着鞭子抽他们。王建站在岸边,看了很久,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晚上在客栈,他就着油灯,写下:

        “苦哉生长当驿边,官家使我牵驿船。

        辛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鸟。

        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

        半夜缘堤雪和雨,受他驱遣还复去。

        夜寒衣湿披短蓑,肌穿足裂忍痛何!”

        诗里的“肌穿足裂忍痛何”,不是瞎写的——他看到一个老纤夫,脚底板裂了大口子,渗着血,却还在拼命拉船。他想上前帮一把,却被船主拦住:“你一个小官,少管闲事!”王建眼睁睁看着他们走远,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

        还有《织锦曲》,写的是长安周边的织锦女。他当秘书郎时,常去织锦坊抄文书,看到织锦女们没日没夜地织锦。织好的锦,全要交给宫里,一匹能值千金,织锦女们,一年到头连件新衣服都穿不上。有个织锦女跟他说:“官爷,我织了三年锦,从来没见过织的锦穿在人身上是什么样子。”

        王建听了,心里难受,回去就写了《织锦曲》,里面“一匹千金亦不卖,限日未成宫里怪”,写的就是织锦女的无奈——织慢了要被宫里骂,织好了也跟自己没关系。

        第99章王建:从白发小吏到“王司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