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君若归时,我在梁园等你,桂花还会开”。

        这样的日子过了好几年,直到安史之乱爆发。

        755年的冬天,安禄山的叛军打进了洛阳,长安也乱了。李白带着宗氏往江南逃,一路上兵荒马乱,到处都是逃难的百姓。李白看着眼前的惨状,心里急得像火烧,他想报国,想平叛,可一个文人,能做什么?

        后来永王李璘起兵,派人来请李白。李白觉得这是个机会,跟宗氏商量:“我去投奔永王,帮他平叛,等战乱平息了,咱们就能回梁园了。”

        宗氏知道乱世危险,她懂李白的抱负,没拦着,只说:“你去,我等你。路上小心,别逞强。”

        谁能想到,永王跟唐肃宗不合,没过多久,永王兵败,李白也被抓了起来,关进了浔阳监狱。

        消息传到宗氏耳朵里,她差点晕过去。她没慌,擦干眼泪就开始奔走——她是宰相家的孙女,还有些旧人脉,她四处找人托关系,去见浔阳的官员,去求以前认识的权贵,把家里的积蓄都拿出来,只为能把李白救出来。

        有次去见一个官员,那官员故意刁难她,说:“李白是叛党,你要是能写出首让我满意的诗,我就帮你想想办法。”宗氏没犹豫,当场就吟了首诗,诗里写满了对李白的信任,写满了对乱世的无奈,那官员被她的深情打动,真的帮她递了求情信。

        终究是没能完全救出来——李白还是被判了流放夜郎。

        送别的那天,浔阳的码头下着小雨。李白戴着枷锁,站在船头,看着岸上的宗氏,心里像被刀割。宗氏穿着素色的衣服,头发有些乱,却还是挺直了背,对着他喊:“太白,你等着!我会想办法的,你一定要好好的!到了夜郎,记得给我写信!”

        李白点点头,想说什么,却被眼泪堵得说不出话。船开的时候,他看着宗氏的身影越来越小,直到看不见,才蹲在船头,抱着膝盖哭了——他这辈子,欠她太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