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氏的脸微微红了,却没躲闪他的目光,轻轻点了点头:“好。”
没有繁琐的规矩,没有铺张的宴席,俩人就在梁园办了场小婚礼。宾客不多,都是些懂诗的朋友,酒过三巡,李白抱着酒壶,站在亭子里,对着宗氏就吟了首新写的诗:“我悦子容艳,子倾我文章。彼此情无限,共饮论兴亡。”
宗氏坐在台下,笑着听,眼里闪着光——她知道,自己没嫁错人。
婚后的日子,是李白这辈子最舒坦的时光。
不像以前总往外跑,他愿意待在家里,跟宗氏一起在书房里看书:宗氏读《道德经》,他就写《拟古》;宗氏跟他聊道家的“无为”,他就跟她讲游仙诗里的意境。
第十四章李白遇着了懂诗的“灵魂伴侣”
有时候俩人会在月下散步,宗氏提着盏小灯笼,李白牵着她的手,聊着天上的月亮,聊着诗里的山河,聊着以后想一起去的地方——想去庐山看瀑布,想去敬亭山听松,想去洞庭湖边泛舟。
有次李白要去江南游历,走之前,宗氏帮他收拾行李,把他常穿的衣服叠好,又塞了包他爱吃的蜜饯,还把抄的《道德经》放进他包里:“路上要是想我了,就看看这本书,我在书里夹了片桂花,是梁园的。”
李白走了没几天,就开始想她。夜里住在客栈,他拿出宗氏抄的书,翻到夹着桂花的那页,桂花的香味还在,他就来了灵感,提笔写了首《自代内赠》——假装是宗氏,写她的思念:
“妾似井底桃,开花向谁笑?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
写完自己先笑了,觉得这思念太真切,又赶紧把诗折好,寄回梁园。宗氏收到信,打开一看,笑着笑着就红了眼,提笔回了首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