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帕迦建路

        王树坤清楚,按照朝廷的原则,路一级的首府未来将以襄人为主,一般都会避开夷人众多的大城市,选择位置优越的地方重新建设。豪拉城较小,新城建设需要时间,目前的帕迦路也要有个临时的落脚地。

        王树坤决定自己带着帕迦路的属员和帕迦师暂时在华氏城落脚,由布政使褚怀亮带着建设厅的人员先行抵达豪拉城一带,选择合适的位置建设新城,待新城建起来,所有人员再搬过去。

        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褚怀亮也只得服从这个安排,带着建设厅的人员乘船到豪拉一带选择合适的建城位置。

        褚怀亮带人在豪拉周边转了一圈,发现在豪拉以南的霍尔迪亚条件较好,这里位于一条大河的入海口,适合修建大型码头,周边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又位于全路的中心地带,非常适合作为路的首府。

        褚怀亮觉得此处的雨季刚过,正是建城的好机会,事不宜迟,当即就带人开始大干起来,防止时间耽误到下一轮雨季的到来。

        褚怀亮认为,两个雨季之间只有半年多的时间适合施工,干脆来个短平快,先不修城墙,重点修主干道和官衙、民房、军营。在建筑形式上,霍尔迪亚周边都是农田、林地,征地成本不高,国内的水泥运过来成本很高,首期就先以单层建筑为主,保证半年左右就能建成入住。

        令褚怀亮欣慰的是,朝廷将原在江淮一带为奴的扶桑人,全部运到霍尔迪亚一带,给他作为筑城的劳动力。有了这12万人,褚怀亮就有了底气,各个点位同时开建,筑路、建房、修军营,轰轰烈烈的干起来。

        褚怀亮知道,这些扶桑人已经废除奴籍,所以就给他们开出较高的报酬,还承诺新城建好以后,这些人可以优先留在新城,所建的房子也有他们一份,以后他们就是这里的新主人。

        这些扶桑人长期为奴,已经感觉到没什么希望了,没想到朝廷信守承诺,八年以后就将他们释放,后面按照工人给他们待遇。这次朝廷把他们全部运到帕迦路筑城,允诺筑城结束以后,就将留在帕迦路,他们的亲人也可以从扶桑道过来,和他们汇合。

        这些扶桑人又听褚怀亮说,所修筑的城市也有他们一份,立即干劲更足,每天高强度施工。这些扶桑人彻底怕了,好不容易获得自由之身,唯恐自己再忤逆汉人官员再次倒霉,所以都积极表现。

        褚怀亮一边筑城,一边想,新的首府肯定不能用天竺的旧称,应该起个名字。褚怀亮记得,贞观年间太宗皇帝曾派王玄策出使天竺,在东天竺一带干出一番大事迹,干脆就将首府命名为玄策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