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除了韦处厚外,其他将领尚处于征战中,所以基本都是各路的按察使、布政使带着各郡的官员前来赴任。

        有些被任命为郡一级的官员,由于前方战事不能及时赴任,干脆就留在马六甲,向高启伦学习郡一级治理夷人的经验。

        进入八月份,除了巴格达一带,其他各地的战事已稳,官员们开始大规模的向自己被任命的地方赶去,争取早日进入角色。

        由于张广孝尚在黑衣大食作战,严秦只能暂时镇守帕迦路,迎接前来赴任的官员。八月底,被任命的帕迦路按察使王树坤终于带着属员到达华氏城,严秦就将帕迦路的事务交给王树坤,自己则按照圣旨的要求回国赴任。

        关于镇桑军,朝廷的旨意也有明确,将部队一分为二,一半留在帕迦路,组成帕迦师,一半回到东昌府驻地,组成扶桑师,由两个副将暂任师长,各自带领部队到新的驻地。

        严秦于是与副将秦如海带着扶桑师先行返回东昌府,然后严秦再去夏原任职,副将吕鸿基和参军储郝东则带领帕迦师,跟随王树坤行动。

        朝廷给各路官员的圣旨,还附带有地图,明确各路的范围,还有首府的位置,防止各路之间扯皮。关于各郡的设置,由各路根据朝廷给定的原则,自行均衡设置,如需增加郡的数量,可向朝廷请旨。

        帕迦路主要包括原帕拉王国及附属的羯陵伽、切蒂斯、迦摩缕波及若开王国。在边界上,帕迦路北至喜马拉雅山,东到若开山脉,西到亚穆纳河与恒河的交汇处,南到今奥里萨邦南部。

        由于若开王国南部有一段狭长的领土,朝廷将这段领土以兰里岛以南为界,将丹兑一带划给符真路的直通郡。若开王国的主体部分再向北延伸,组成新的若开郡,归属帕迦路。

        在首府选择上,放弃华氏城,选择在豪拉城(今加尔各答附近)以南的海岸,选择合适的地方重建新城。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三五中文;http://www.downclass.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