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襄协同发展,关系和谐,避免了内耗,两族集中精力搞发展,整个琼州的人口不断增加,经济发展越来越兴旺。

        琼州地处亚热带,物产丰富,很多汉族商人来琼州做生意,购买当地的土特产,贩卖内地的铁器、茶叶、瓷器等物资,琼州的商业也活跃起来。

        随着来的汉人越来越多,加上很多汉人教师到僚越族学校任教,僚越族人的汉化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和汉人杂居的僚越族人逐渐都学会了汉语,能和汉族人交流、买卖货物。

        州里的事,越是重要的事务,越是难题,李德裕越是投入到里面,不把问题解决誓不罢休。前面郑茂丰还有点不理解,后面不得不佩服李德裕干事业的决心和毅力,通过几件大事的解决,也证明了李德裕的能力。

        琼州治理的好,朝廷多次嘉奖,功劳自然大部分归在刺史郑茂丰身上,李德裕也不争功,跟同僚关系处理的还算融洽。

        李德裕深知,要想在仕途发展,干好工作很重要,但也要做好其他事。李德裕不时写信给武元衡、崔群写信,汇报治理琼州所干的工作和心得体会,顺便也让人带一些琼州的土特产过去,寥表心意。

        州里向朝廷发送的奏折,郑茂丰基本都是委托李德裕来写,李德裕把琼州的工作汇报的很详细、很具体。李纯有时看到琼州的奏折,一眼就认出是李德裕所写,大体了解他在琼州所做的工作,对他有了较好的印象。

        李德裕在琼州干了两年多,朝廷对琼州的工作相当认可,郑茂丰干刺史也有七年多了,理应得到提升,正好闽海道布政使的位置空出来了,朝廷就将郑茂丰擢升到闽海道。

        郑茂丰心里清楚,自己是借助了李德裕的功劳和关系,否则哪有出头之日,别人投桃,自己自然也要报李,所以极力向朝廷推荐李德裕接任琼州刺史一职。

        武元衡、崔群也是非常欣赏老友的儿子,也相继举荐,经李纯批准,李德裕在元和十五年接任琼州刺史一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