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还留着太姥爷当年用毛笔写的“食不言”三个字,墨色是用徽墨磨的,八十多年了还没褪色,只是边缘被碗碟磨得有些浅。
桌腿垫着秦淑慧缝的蓝布垫——布垫用的是她嫁过来时的陪嫁布料,靛蓝色的粗布是河北高阳产的,
当年高阳是北方的纺织重镇,这种粗布结实耐洗,上面绣着缠枝莲,是姥姥自己绣的,洗了几十年还是鲜亮,针脚都没松。
“垫上布垫,免得桌腿磨坏青石板,这石板可是你太姥爷的心血。”秦淑慧一边摆碗筷一边说。
秦淑慧端着温好的牛奶过来,手背先贴了贴奶瓶,又把奶瓶贴在自己脸颊上试了试:
“40度刚好,姥姥尝过啦,不烫舌头。
这奶是你大舅妈早上从牛街订的鲜牛奶,牧场就在大兴区的生态牧场,那边养的都是荷斯坦奶牛,每头每天能产25公斤奶,比普通奶牛高10公斤呢。”
她给笑笑插好吸管,接着说:
“牧场凌晨3点就用机械化挤奶机挤奶,挤完直接装瓶,用冷藏车运过来,温度一直保持在4度,6点就送到胡同口的订奶点——
那订奶点从1980年就有了,现在还保持着人工登记的习惯,你大舅妈每天早上5点半就去取,就怕晚了被别人领走,这鲜牛奶保质期只有3天,比超市里6个月保质期的常温奶鲜多了,里面没加复原乳,纯纯的生牛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