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刻痕,最上面那道离地面1.2米,是你姥爷10岁时量身高刻的,1955年那会儿,胡同里刚通上自来水,太姥爷还特意用井水浇了树,说‘让树跟姥爷一起长’;

        中间那道0.8米,是你小姑奶奶5岁时踮着脚划的,1968年的夏天,她拿了根小石子,蹲在树下刻了半天,结果刻歪了,还哭了半天,太姥姥哄着给她买了根橘子味的冰棍才好;

        最下面这道0.5米,是去年小舅舅特意给你留的记号,就等你回来比身高。”

        笑笑立刻把小皮鞋贴在石板的浅凹里——

        那是几代人踩出来的鞋印窝,深的是姥爷年轻时穿的42码军靴印,1945年姥爷去部队当兵时穿的,回来后总爱在院子里溜达;

        浅的是妈妈少女时穿的36码布鞋印,是姥姥给她做的千层底,鞋底纳了密密麻麻的针脚;

        还有太姥姥的小脚鞋印浅浅嵌在边儿上,是民国时期的“三寸金莲”鞋,现在只能在博物馆里看见了。

        笑笑惊喜地拍手:“哇!我的鞋印和姥爷的印子叠在一起啦!就像我跟姥爷手拉手一样!”

        晨光里的早餐:温牛奶与水晶虾饺

        早饭摆在西厢房的八仙桌上,桌子是民国时期的老红木家具,用的是东南亚进口的酸枝木,木质坚硬,纹理清晰,太姥爷当年花了三个月工资才从旧货市场淘来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