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精密电子元器件的高可靠封装、散热与长寿命考核评价体系。”

        王永革挠挠头:“四哥,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这些问题好像到处都有影子,又不是哪个厂自己能彻底解决的。”

        陈继业眼中闪着光,接口道:“没错!这就是共性基础难题的特征!它们分散在不同行业的不同设备上,表现形式各异,但根源往往指向材料、工艺、检测等基础工业能力的薄弱环节。单个厂矿无力解决,需要国家层面组织协同攻关。”

        “对!”赵四肯定道,粉笔在黑板上重重一点,“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从这海量信息中,把这些隐藏在具体故障背后的‘共性基础难题’挖掘出来,梳理清晰。”

        第99章勾勒未来的轮廓(上)

        他制定了初步的工作方法:“继业,你负责带两位干事,进行第一轮资料粗筛。按装备大类(如机床、动力、电子、化工机械等)和问题表象(如断裂、磨损、腐蚀、精度丧失、早期失效等)建立索引卡。”

        “永革,你配合继业,重点关注那些反复出现、涉及安全或影响重大工程进度、且厂矿自身难以解决的技术瓶颈案例,把关键数据摘录出来。”

        “我负责最终的问题提炼和归类,并尝试与…与未来可能的技术发展方向进行关联分析。”赵四停顿了一下,系统信息的提示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不得不用更含糊的说法。

        分工明确,五人小组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办公室里只剩下翻动纸张的沙沙声、笔尖划过的唰唰声和偶尔低沉的讨论声。

        赵四没有埋头在纸堆里,他更像一个指挥官,不断在三人之间巡视,听取他们的初步发现,及时纠正偏差,引导思考方向。

        “这份报告提到新型舰用锅炉过热管频繁爆管,原因是材料高温蠕变性能不足。”陈继业递过一张索引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