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四看了一眼,道:“记下。这不仅是锅炉问题,可能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火箭发动机燃烧室,都可能面临更极端的高温考验。归类到‘高温高强度结构材料与寿命预测’方向。”
王永革拿着一份某矿山重型挖掘机回转支承早期疲劳断裂的报告嚷嚷:“四哥,这个!又是轴承!跟之前在洛拖看的轧机轴承有点像,但载荷更大,工况更恶劣!”
赵四接过报告快速浏览:“嗯。这涉及到重载、冲击载荷下的抗疲劳设计、材料选用和润滑。把它和之前工程机械、轧钢设备里的类似轴承问题合并,初步命名为‘特大/重载轴承可靠性技术’,包括设计、材料、润滑、状态监测几个子项。”
借助未来视野的提示,赵四的梳理工作带有一种惊人的前瞻性。他不仅能从当前的问题中看到共性,还能隐约判断出哪些难题在未来会变得更加关键和迫切。
几天下来,黑板上逐渐列出了一长串初步识别出的共性基础难题方向,涵盖了材料、工艺、核心基础件、检测试验等多个层面:
高性能合金钢(轴承钢、齿轮钢、模具钢)冶金质量提升
大型/复杂铸锻件控形控性技术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与装备
特种功能材料(电子、光学、耐高温、耐腐蚀)制备
极端工况润滑与密封技术
高可靠性连接(焊接、粘接、紧固)技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