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囡囡,”李工直起身抹了把汗,“经过三次设备微调,故障率从1%降到0.3%了,主要是换了国产的轴承,精度比进口的还稳。”

        周子轩看着检测仪上的数据:“国产轴承能顶住高温高压?”

        “能!”李工眼里闪着光,“这是咱们和洛阳轴承厂联合研发的,专门针对氢基还原炉的工况,寿命比进口的长20%,成本还低一半。”

        囡囡凑过来看轴承的显微结构图:“我让质量部做了疲劳测试,数据确实漂亮。李工,这个合作模式可以复制,其他关键部件也找找国内厂商联合研发。”

        周阳这时也巡查到车间,听到这话赞许道:“这才是真正的自主可控。李工,把联合研发的经验整理出来,下个月给供应商培训会做个专题分享。”

        智能钢材的成本优化会议上,囡囡正和传感器厂商的代表谈判。“王总,我们每月的采购量从1000个涨到5000个,价格必须再降10%,不然智能钢材的性价比优势就不明显了。”

        厂商王总面露难色:“囡囡经理,原材料涨价厉害,再降真没利润了。”

        周子轩插话道:“王总,我们可以签三年的长期协议,保证采购量,但价格必须按我们说的来。另外,我们的研发部能帮你们优化传感器的封装工艺,至少能降5%的生产成本。”

        王总眼睛一亮:“真能优化工艺?那我们可以考虑,我这就打电话回公司商量。”

        等王总离开,囡囡笑道:“爸爸这招‘技术换价格’真高,既降了成本,又绑定了供应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