囡囡在发言中说:“这份合同只是开始,未来我们会把智能钢材应用到更多领域,比如高层建筑、油气管道、轨道交通,让每一个钢铁构件都‘会说话’。”

        回到厂里,囡囡立刻组织团队制定生产计划。“传感器的安装要精准到毫米级,”她对生产部的王经理说,“每块钢材都要编号,和传感器的数据一一对应,方便后期追溯。”

        王经理点头道:“放心吧,我们已经调试好了专用的安装设备,精度能控制在0.5毫米以内。还会派专人全程质检,确保万无一失。”

        半年总结与下半年计划调整

        六月,轧钢厂召开半年总结会。各项数据显示,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0%,利润增长35%,氢基钢材、智能钢材等新产品的销量占比达到25%,远超预期。

        周阳在总结时说:“成绩可喜,但也要看到不足。氢基生产线的设备故障率比预期高1%,智能钢材的传感器成本还有下降空间,这些都要在下半年解决。”

        周子轩补充道:“下半年要重点推进三件事:一是优化氢基生产线的设备稳定性,故障率要降到0.5%以下;二是和传感器厂商谈判,把成本再降10%;三是加快尼日利亚二期工程建设,争取年底前投产。”

        囡囡说道:“我们计划开展‘智能钢材应用大赛’,邀请高校、设计院所参与,探索智能钢材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比如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拓展市场边界。”

        周阳最后说:“创新无止境,发展不停步。下半年,我们要继续保持这种拼劲和闯劲,让轧钢厂的钢材不仅硬在强度,更赢在智慧和绿色!”

        七月的厂区被盛夏的浓绿包裹,氢基还原生产线的轰鸣声里,多了几分平稳的底气。李工带着技术团队蹲在轧机旁,手里拿着振动检测仪,屏幕上的波形比上月平滑了许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