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弟弟的旅程,是一场漫长而煎熬的心灵跋涉。它由无数次的失望、偶尔闪烁的微小希望、漫长的等待和永不放弃的信念交织而成,如同一条蜿蜒在迷雾中的道路,看不见尽头,却必须继续前行。
清晨六点三十分,闹钟准时响起。蓝溪睁开双眼,第一件事是看向床头那两张素描肖像。母亲忧郁的双眼和弟弟怯懦的神情成为她每一天开始的动力。她会轻轻抚摸画纸上弟弟的面容,低声承诺:“小浩,姐姐今天也会继续找你。“
七点整,她已洗漱完毕,站在厨房里准备简单的早餐。窗外,城市开始苏醒,车流声由稀疏逐渐变得密集。她喜欢这个时刻的宁静,仿佛整个世界都为她暂停了片刻,让她可以专注于内心的那个承诺。
七点三十分,她准时出现在美容院。更衣,消毒,检查预约表,准备当日所需的精油和器械。她的动作流畅而专业,没有人能看出这个专注的美容师内心正经历着怎样的煎熬。镜子里的蓝溪穿着整洁的白大褂,头发一丝不苟地束在脑后,表情平静而专注。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份平静下面是怎样汹涌的情感暗流。
“蓝溪姐,今天第一位客人是李太太,她上次说肩颈特别僵硬。“小雨递上客户档案,关切地看了她一眼,“你最近好像瘦了不少,没事吧?“
蓝溪微微一笑,那个笑容经过精心练习,既显得亲切又不会过分热情:“没事,可能就是夏天食欲不太好。谢谢关心。“
当客人到来时,她已经是那个备受信赖的专业美容师蓝溪,手指有魔法,能读懂肌肉的紧张与疲惫。她的指尖在客人的肩颈上游走,精准地找到每一个结节和紧张点,同时用温和的声音引导客人放松。精油的芳香在空气中弥漫,轻柔的音乐在背景中流淌,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和专业。
只有偶尔的走神瞬间——当某位客人带着北方口音说话时,当窗外下雨时,当听到某个与“小浩“发音相近的名字时——那个被紧锁的情感房间才会突然打开一道缝隙,让焦虑和期待汹涌而出。这时她会深吸一口气,悄悄掐一下自己的手心,用轻微的痛感将自己拉回现实。
午休时间,她总是独自在休息室查看手机和邮件,回复任何可能与寻亲相关的信息。大多数时候,收件箱空空如也,或者只有广告和垃圾邮件。偶尔有一两条看似有希望的线索,经过核实后往往又是失望。她会利用这段时间给张涛发简短的进度汇报,或者研究地图和档案资料。
下午的工作同样繁忙。她的双手在为客人按摩,心思却时常飘向远方。指腹下的肌肉纹理让她想起素描纸上铅笔的线条,精油的芬芳让她恍惚间仿佛闻到梦中那条河流的气息。这种分裂感日益强烈,但她学会了与之共存,甚至开始欣赏这种能力——它让她在追寻过去的同时,不至于失去现在的立足之地。
傍晚六点,送走最后一位客人后,蓝溪的生活切换到另一种模式。她迅速整理完工作室,然后回到公寓,开始每日的“寻亲工作“。这包括:查看所有寻亲平台的留言和匹配信息,研究地图和卫星图片,记录当日的梦境和记忆碎片,以及给张涛发送进度汇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