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以为,特例擢升与减负,皆不如从大量胥吏中挑选州县官,我朝历来主张选才不选资,胥吏与百姓打交道甚多,有经验者,更能做好州县官。”
“陛下,臣以为,可对一些表现优秀的州县官进行嘉奖,或赐匾额,或赐御书,对其勉励,自然有州县官愿意为我大明鞠躬尽瘁……”
……
沈念认真地聆听着,然后逐个排除。
在他眼里,许多进士举人不愿成为州县官的首要原因是:俸禄太低。
州县官员多为刚入仕途者,且大多都是贫困人家出身,有的入仕之前便因读书考试欠了一屁股债。
这导致,很多官员任职后,第一目标就是赚钱。
其次,相对于翰林御史这类清要官职。
州县官员若是手中无钱,连下面的胥吏都使唤不动,甚至被他们联合起来欺负,想要做出一番功绩,根本不可能。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曾经的淳安县县令海瑞那样,一上任,便拒所有常例。
县丞、主薄为此离职后,他兼而管之,依旧能将淳安县治理的有模有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