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严格意义上来说,米哈伊尔还未真正地在巴黎的文坛站稳脚跟,尤其是在雨果他们这种高端圈子里就更没有了,再加上他实在是太过年轻,确实让很多人都不知道应该以怎样的规格对待他,总之一来二去之下,米哈伊尔就像其他年轻人一样就这么来了。
对此米哈伊尔倒是并不在意,而是怀着一种颇为奇妙的心情准备看看这一时期的雨果是个什么样子。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一时期乃至接下来的1848年,对于雨果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首先是因为雨果被抓奸在床了,所以他在沉默的同时,又开始重新写一本他曾经搁置了下来的《苦命的人》,这是一部已经跟出版商签订过合同,并且仿照了欧仁·苏的笔法写的社会言情。
他叫她的情人朱丽叶为他誊抄这部曾一度命名为《让·特雷让》的。
关于欧仁·苏这个人,他在这一时期的法国是一位名气很大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比较重要的作家,同时他也是巴尔扎克老师曾经的比较和嫉妒对象,嗯,之所以是曾经,确实是因为巴尔扎克现在嫉妒的对象已经换人了
欧仁·苏的事情暂且放到后面再谈吧,总之雨果目前正在写的这部因为一些事情并未写完,到了后面因为一些波折更是一度中断乃至反复修改,直到1862年,它才以《悲惨世界》这一响亮的名字出版。
所以不太严谨地说一下的话,那就是雨果如果没有被捉奸在床,那么有可能就没这本书了,咳咳.
至于1848年,毫不夸张的说,或许雨果正是因为1848年之后的一系列事件才得以成就伟大,乃至成为法兰西的良心,只因在1848年之前,说雨果一声二五仔确实没有太大的毛病。
在最开始的时候,由于受到极端的保王派妈妈的影响,雨果当然也是保王派,并且是靠歌功颂德的诗歌成名的,但是等到波旁王朝末期,他又变成了一位共和派,呼吁打倒王权。
可等到1830年七月王朝建立的时候,没过多久他就又改变了立场,成为了七月王朝的核心拥护者之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