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一瞬间,朱元璋猛地睁大了眼睛,一个被他忽略了许久的名字脱口而出:“李成梁!”
大殿内顿时一静。
朱元璋的声音变得冰冷而清晰:“咱想起来了!李成梁镇守辽东多年,势力根深蒂固,近乎藩镇!努尔哈赤最初就是他扶持起来的!虽然天幕说李成梁生前能制衡努尔哈赤,但他养寇自重、把朝廷的辽东军几乎变成私兵的做法,恐怕给后来的朝廷留下了极深的阴影!”
他越说越快,思路豁然开朗:“朝廷这是怕了!怕辽东再出一个李成梁!甚至怕这些常年和鞑子厮杀的边军,本身就和鞑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怕他们干脆就是下一个努尔哈赤!所以他们宁可让这些最能打的军队在城外挨冻受累,也不敢放他们进这京城重地!”
徐达补充道,语气沉重:“而目前看来,能真正指挥得动这支让朝廷又倚重又害怕的辽东军的,只有袁崇焕一人。袁崇焕此人,确有大才,但观其行事,尚方宝剑、先斩后奏、与内阁首辅钱龙锡书信往来甚密……恐怕也在不断挑战崇祯皇帝那本就脆弱的信任底线。”
朱元璋猛地一拍扶手,脸上第一次对那个未来的亡国之君露出了不是纯粹鄙视,而是混合着愤怒和一丝……怜悯的复杂表情:“咱现在真怕了!怕崇祯这个后生娃,他控制不住这份猜忌!他会被这猜忌逼疯!他现在对袁崇焕恐怕已是杀心暗藏!一旦他忍不住动了手……那才是真正把辽东军,把那些还能打仗的将士,彻底推到建虏那边去!自毁长城,莫此为甚!”
天幕上的故事仍在继续。
皇太极在广渠门受挫后,转移至南海子,获取了大量补给,实力得到恢复。而当后金军再次扑向左安门时,面对的是袁崇焕部严阵以待、坚不可摧的营垒。皇太极见无隙可乘,明智地选择了退却。
广渠门、左安门,连续两场胜仗!消息传回,北京城内欢声雷动,恐慌情绪一扫而空。崇祯皇帝也龙颜大悦,立刻召见袁崇焕和祖大寿,厚加赏赐,温言抚慰。
画面中,崇祯皇帝脸上带着如释重负的笑容,袁崇焕和祖大寿恭敬地领受赏赐。看起来,君贤臣忠,一片和谐。
但奉天殿内的洪武君臣,却无人能感到欣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