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鱼玄机:从街头诵诗童到温门弟子
他赶紧走过去,拉着鱼幼微的手,激动得声音都有点抖:“好!好诗!你才十四岁,能写出这样的句子,比我见过的好多成年文人都强!不行,你得跟我学诗,我收你当徒弟!”
鱼幼微愣了愣,随即眼泪就掉了下来——爹走后,她没人教诗,全靠自己琢磨,现在能拜温庭筠这样的大诗人为师,怎么能不高兴?她赶紧跪下,磕了个响头:“师父在上,受弟子一拜!”
从那以后,温庭筠就成了鱼幼微的师父。他每周都来鱼幼微家,给她带诗集,教她写诗的技巧,从对仗到押韵,从意境到典故,一点一点地教。有时候鱼幼微写不出诗,急得哭,温庭筠就陪她坐在河边,看柳树,看钓鱼人,跟她说:“写诗不用急,要先看懂眼前的景,再写出心里的话,真的东西才好看。”
除了教诗,温庭筠还常帮衬她们娘俩,给她们送米送油,有时候还会带鱼幼微去参加文人的聚会。在聚会上,鱼幼微虽然年纪小,却一点不怯场,有人让她写诗,她提笔就来,每次都能惊艳全场。大家都夸温庭筠:“先生,你这徒弟收得好啊,将来肯定是个大才女!”
温庭筠听了,心里美滋滋的,看着鱼幼微一天天长大,眉眼越来越动人,诗写得越来越好,心里却慢慢多了点别的滋味——他喜欢这个徒弟,喜欢她的灵气,喜欢她的认真,可一想到自己又老又丑,比她大了三十多岁,就把这份心思压了下去。他觉得,自己配不上她,只能当她的师父,当她的依靠。
鱼幼微也喜欢师父。在她心里,温庭筠是第一个除了爹以外,真心疼她、教她的人。他虽然长得不好看,可对她好,懂她的诗,懂她的心事。有次温庭筠去外地出差,走了一个多月,鱼幼微想他,就写了首《寄飞卿》(飞卿是温庭筠的字):
“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露清。
月中邻乐响,楼上远日明。
枕簟凉风著,谣琴寄恨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