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她被迁出了梅阁,搬到了上阳东宫。那地方在后宫最偏僻的角落,院子里有几株枯梅,窗户纸破了没人补,冬天的风灌进来,冷得像冰。以前围着她转的宫女、太监,现在也很少来了,有个老宫女还愿意给她送点热饭。
江采萍开始不梳妆了。以前她每天都会描“桂叶眉”,用最好的胭脂;现在她的梳妆台蒙了尘,眉笔扔在一边,红绡裙上沾了泪痕,也懒得洗。老宫女劝她“姑娘,好歹梳梳头吧”,她只是摇头:“梳给谁看呢?陛下又不会来。”
这样过了半年,有一天,有个太监来送东西——一斛珍珠,说是唐玄宗让送来的,“安慰梅妃的寂寥”。
第136章江采萍:盛唐深宫里的“梅花魂”
江采萍看着那斛珍珠,白花花的,像雪,也像眼泪。她想起以前唐玄宗陪她赏梅,说“朕的梅妃,比珍珠还珍贵”;现在他用珍珠来“安慰”她,就像用银子打发一个陌生人。她觉得讽刺,拿起笔,在纸上写下: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
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桂叶双眉久不描”,是她现在的样子——眉毛早就不描了,连镜子都懒得照;“残妆和泪污红绡”,是她夜里哭的时候,眼泪把旧妆晕开,红绡裙上全是印子;“长门尽日无梳洗”,她把自己比作汉代的陈皇后,陈皇后被汉武帝冷落,住在长门宫,她现在也一样;“何必珍珠慰寂寥”,是她最想说的话——我缺的不是珍珠,是陛下的心意,你既然忘了我,送珍珠又有什么用?
她让老宫女把珍珠和诗一起退回去。唐玄宗看了诗,据说愣了半天,叹了口气,却没再找她——他身边有杨贵妃,有牡丹,早忘了还有一株梅在东宫冷着。
从那以后,江采萍更沉默了。她每天就在院子里的枯梅下坐着,要么写诗,要么发呆。她写“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写她夜里站在台阶上,白露打湿了袜子,冷得刺骨;她写“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写她放下帘子,看着窗外的月亮,像看着自己的命——清冷,又孤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