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的江南记忆里,不光有穿春衫的自己,还有个“似月”的垆边人——就是秦淮河畔卖酒的姑娘,姓柳,大家都叫她“柳姑娘”。
柳姑娘的酒垆,在秦淮河最热闹的巷口,搭着个凉棚,棚下摆着几张桌子,柳姑娘就站在垆边,穿着月白色的衫子,袖子挽到胳膊肘,露出雪白的手腕,就像韦庄词里写的“皓腕凝霜雪”。
她不光人长得美,打酒的手艺也巧——酒壶一倾,酒线又细又长,刚好装满杯子,一滴都不洒;她还会在酒里加两片桃花瓣,喝起来又香又甜,客人们都爱来她这儿喝酒,一半是为了酒,一半是为了人。
韦庄也是常客。他第一次来,是被酒香吸引的,刚走到巷口,就闻见一股清冽的酒香,混着桃花的香,他顺着香味走过去,就看见柳姑娘站在垆边,月光洒在她身上,真跟“月里嫦娥”似的。
第124章韦庄藏在词里的江南旧梦
“来一壶酒。”韦庄走过去,把马拴在旁边的柳树上。
柳姑娘抬头看了他一眼,笑了笑:“公子是外地来的吧?”
“你怎么知道?”韦庄愣了。
“看你穿的春衫,是长安的料子,还有你说话的口音,不是江南的。”柳姑娘一边打酒,一边说,手腕上的银镯子叮当作响。
韦庄接过酒,喝了一口,甜得他眯起眼:“好酒!比长安的酒甜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