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张籍穷到眼瞎,没丢了文人的骨头
中唐的长安,总有这么种人:穿着补丁衣裳,却比穿锦缎的官儿腰杆还直;住着漏风破屋,却比住豪宅的富商心里还亮堂。
张籍就是这种人——一辈子没怎么富过,眼睛还差点瞎了,可他身上那股“文人风骨”,比黄金还经得住琢磨。不是装出来的清高,是从穷日子里熬出来的硬气,是从笔墨里泡出来的良心。
面对军阀的“明珠”:他说“恨不相逢未嫁时”
那会儿河北有个军阀叫李师道,势力大得没边——手里有兵,兜里有钱,长安城里不少官儿都偷偷跟他来往,想捞点好处。
李师道偏偏瞧上了张籍,不是因为他官大,是因为他诗写得好,名声正派,要是能把张籍拉到自己麾下,既能装装“爱才”的样子,又能让自己更有面子。
怎么拉?李师道没玩虚的,直接派手底下人,捧着个锦盒就找到了张籍的破屋。一打开,里面的明珠能晃花人眼——颗颗都有拇指大,随便一颗都够张籍买套大宅子,治好他的眼睛,再也不用当“穷瞎张太祝”。
来人笑得满脸堆肉:“张大人,我家主公说了,您要是肯屈就,以后吃香的喝辣的,官也能往上提一提。这珠子,先给您当个见面礼。”
张籍盯着那盒明珠,手都没伸。他那会儿正穷得揭不开锅,眼睛疼得直抽抽,可他知道,李师道这珠子不是白给的——拿了珠子,就等于跟藩镇绑在了一起,就得帮着李师道干那些对抗朝廷的事。他是穷,是想当官,可他更不想丢了“忠唐”的底线。
怎么拒绝?直接说“我不跟你干”,怕得罪李师道,给自己惹麻烦;要是收下珠子再退回去,又显得扭扭捏捏。张籍想了想,提笔写了首《节妇吟》,把自己比作“已嫁人的节妇”,把李师道的拉拢比作“男子的追求”——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意思很明白:您的好意我心领了,珠子也还给您,不是我不领情,是我早就“嫁”给了朝廷,不能做对不起“丈夫”的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