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心里也疼,女儿是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是她捧在手心里的宝。她知道,不能倒下——白居易已经垮了,她要是再垮了,这个家就散了。

        第七十四章白居易与杨氏:相濡以沫的暖

        她强忍着悲痛,处理好女儿的后事,然后走到白居易的房门口,轻轻敲门:“夫君,我知道你难过,我也难过。可孩子在天上看着,不想看到你这样。咱们日子还得往前走,不然孩子也不安心。”

        里面没有声音,杨氏就坐在门口,一边缝补女儿没穿完的小衣服,一边跟白居易说话:“你还记得吗?孩子第一次叫爹爹的时候,你高兴得抱着她转了三圈;孩子第一次学会走路,你怕她摔着,跟在后面跑了半天……这些好日子,咱们不能忘了。”

        过了好久,房门终于开了。白居易眼睛红肿,脸上全是泪痕,看着杨氏手里的小衣服,又哭了起来。杨氏走过去,把他搂在怀里,自己的眼泪也掉了下来:“夫君,咱们不哭了,以后好好过日子,孩子会知道的。”

        那段日子,杨氏一边照顾消沉的白居易,一边打理家里的事,还要安慰年迈的婆婆。她白天强装坚强,晚上等白居易睡着了,才会偷偷拿出女儿的小衣服,躲在被子里哭。

        白居易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知道,杨氏比自己更难,却从来没抱怨过。从那以后,他对杨氏的感情,多了份心疼和依赖——以前是“责任”,现在是“离不开”。他开始主动帮杨氏做家务,陪她去买菜,晚上跟她一起坐在院子里看星星,聊些家常话。

        他在诗里写: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虽然“稚子”不在了,但“老妻”还在身边,这份平淡的陪伴,成了他最珍贵的慰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