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看到《邻女》诗,陈母彻底坐不住了。她把白居易叫到跟前,把诗稿扔在他面前,气得手都在抖:“你居然为了一个乡下姑娘写诗?我跟你说,你要是敢跟她来往,我就没你这个儿子!”
白居易急了,辩解道:“娘,湘灵人好,又勤快,她跟我一起长大,我喜欢她!”
“喜欢有什么用?”陈母打断他,“咱们是官宦世家,她是平民百姓,你们俩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你娶了她,将来同僚会怎么看你?官场会怎么容你?你忘了你爹的期望了吗?”
那时候的唐朝,门第观念重得很,官员娶平民女子,会被人笑话“没眼光”,甚至影响仕途。陈母的反对,不是故意刁难,是她觉得“为了儿子好”,可这份“好”,却成了白居易和湘灵的催命符。
陈母开始处处阻拦:湘灵来送菜,她故意说“家里有,不用你费心”,把人挡在门外;白居易想去找湘灵,她就说“你该读书了”,把他锁在屋里;甚至偷偷把湘灵送给白居易的布鞋、绣帕,全扔到了河里。
白居易知道后,跟母亲大吵了一架,第一次顶撞她:“娘,你怎么能这么狠心?那些都是湘灵的心意啊!”
陈母却哭了:“我这是为了你好!你现在怪我,将来会谢谢我的!”
湘灵也察觉到了陈母的态度,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天天去找白居易,偶尔在田埂上遇见,远远地跟他打个招呼,眼神里满是委屈。有次白居易在河边找到她,她蹲在地上哭,手里攥着被陈母扔了又捡回来的绣帕(绣帕上绣着并蒂莲,是湘灵偷偷绣的)。
“白居易,”湘灵抹着眼泪说,“你娘是不是不喜欢我?我们是不是不能在一起了?”
白居易心疼地把她搂在怀里,说:“别担心,有我呢,我会跟娘好好说,她会同意的。”
他心里知道,母亲的态度有多坚决,这份“好好说”,不过是安慰湘灵的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