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白居易的白月光:等一辈子的湘灵

        这位写尽人间疾苦的大诗人,心里藏着一个一辈子都没放下的姑娘——湘灵。他俩是符离乡下的青梅竹马,一起摸过鱼、采过野菜,他为她写“娉婷十五胜天仙”,她为他等了一辈子未嫁,可最后,却连一句“我娶你”都没等到。

        这段藏在战乱、门第和岁月里的初恋,没有轰轰烈烈,全是细水长流的疼:母亲棒打鸳鸯的狠心,他被迫离开的无奈,四十四岁重逢时的泪眼相对,还有他诗里那句“思悠悠,恨悠悠”,全是这段感情的后遗症。

        符离的初遇:十一岁的逃难娃,遇见四岁的小邻居

        公元787年,十一岁的白居易跟着家人,颠颠巍巍地走进宿州符离的小村庄。那时候“建中之乱”刚过,他们从河南新郑逃出来,一路饿肚子、躲兵灾,终于在这处没被战火烧过的村子里,租了间漏风的茅草屋。

        刚到村里的头几天,白居易总躲在屋里不敢出门——他穿着打补丁的衣服,脚上没鞋,怕被村里的小孩笑话。直到有天早上,他蹲在院子里帮母亲洗野菜,院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清脆的笑声,像刚破壳的小鸡仔,软乎乎的。

        他抬头一看,门口站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也就四岁光景,穿着件洗得发白的小花袄,手里攥着根狗尾巴草,正好奇地盯着他看。“你是谁呀?怎么从来没见过你?”小姑娘声音甜甜的,一点都不怕生。

        白居易脸一红,低下头小声说:“我叫白居易,刚搬来的。”

        “我叫湘灵!”小姑娘蹦蹦跳跳地走进来,把手里的狗尾巴草递给他,“给你,这个能编小兔子!”

        就这么一句话,俩孩子的缘分就开始了。

        湘灵家是村里的农户,父母都是老实人,见白居易家逃难来的不容易,常送些自家种的蔬菜、蒸的粟米饼子。湘灵更是天天往白居易家跑,拉着他去田埂上摸鱼、去山坡上采野果、去河边看鸭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