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志向:诗不是玩物,是替百姓说话的工具
在长安待了一段时间,白居易没急着考功名,而是到处走访,看长安城里老百姓的生活。他发现,就算是在京城,也有很多百姓过得很苦:有卖炭的老人,天不亮就上山烧炭,为换点钱买粮食;有织锦的女子,织到手指流血,织出来的锦缎却被官员抢走;有流浪的孩子,在街头乞讨,冬天冻得瑟瑟发抖。
他把这些都写进了诗里,
比如《卖炭翁》的初稿(后来又修改过):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比如《织妇词》的初稿:
“织妇苦,织妇苦,
日短夜长忧不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