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籍收到诗,赶紧跑到天街,果然看到了韩愈说的景色,心里佩服得不行,赶紧回信:“老韩,你这诗写得太妙了!把早春写活了!我看了,都想跟你一起去逛天街了!”
后来这首诗传到了长安的文人圈子里,大家都赞不绝口,说“韩大人这诗,把早春的精髓写出来了!”直到现在,读起“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还能想象出长安早春的样子,那种朦胧的、清新的美,好像就在眼前。
韩愈多会找乐子?别人眼里不起眼的草色,他能蹲在地上研究半天,还能写成千古名句。这不是“闲得慌”,是他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敏感——在他眼里,生活处处是美景,就算是早春的一抹草色,也值得被珍藏,被歌颂。
困境中的乐观:不是逃避,是“把日子过好”的智慧
有人说,韩愈是“苦中作乐”——仕途坎坷,被贬了一次又一次,只能靠和朋友交游、看自然景色来逃避现实。可其实不是,他的“审美人生”,不是逃避,是“把日子过好”的智慧。
他第一次被贬阳山,条件那么苦,他没消沉,反而教百姓种地、读书、看病,把阳山治理得井井有条;他被贬潮州,八千里路,瘴气重,鳄鱼多,他没抱怨,反而驱鳄鱼、兴农桑、办教育,让潮州的百姓过上了好日子。
在这些苦日子里,和朋友的交游、自然的美景,就是他的“精神加油站”——和张籍的友情,让他不孤单;曲江的春色、早春的草色,让他看到生活的美好。他知道,仕途再坎坷,日子也得继续过,与其消沉抱怨,不如找点乐子,把日子过出滋味来。
他在《送李愿归盘谷序》里写“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既写了官场的得意,也写了隐居的清高,其实是在说自己:不管是当官还是被贬,都要守住本心,都要找到生活的乐趣。
他和朋友交游,不是“沉迷玩乐”,是在友情里汲取力量;他写自然景色,不是“不务正业”,是在美景里寻找希望。这种“审美人生”,让他在困境中保持乐观,让他在坎坷中坚守初心。
晚年的韩愈,当了吏部侍郎,官做得大了,可还是老样子——下了班就和朋友喝酒、聊诗、逛长安,看到好景色就写诗,看到好吃的就约朋友一起吃。有人问他:“韩大人,您都这么大年纪了,咋还这么爱玩儿?”
韩愈笑着说:“人生苦短,要是连玩都不爱了,活着还有啥意思?再说了,和朋友一起玩,看好看的景色,能让我心里痛快,痛快了,才能更好地当官,更好地为百姓做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