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照邻看着他,笑了:“咱们真是想到一块儿去了。现在的文坛,全是‘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的破诗,咱们就得写这样的东西——写真实的处境,写对时代的不满,让后人知道,初唐的文人,不是只会掉眼泪的软骨头!”

        王勃用力点头:“对!要让诗活起来,让诗能说话,能骂醒那些装睡的人!”

        那天的聊天,从午后聊到黄昏。窗外的梨树叶又落了几片,卢照邻的咳嗽也没停,可两人的眼睛里,都闪着光——那是文学的光,是理想的光,是两个失意人在黑暗里,为自己也为时代,点亮的光。

        后来,有人问王勃:“你跟卢照邻,不过是萍水相逢,为什么对他这么好?”

        王勃笑着说:“因为他懂我,我也懂他。在这乱世里,能找到个懂自己的人,比什么都强。”

        生死相隔的追忆:那坛没喝完的蜀酒

        公元676年,王勃渡海去交趾探望父亲,不幸溺水身亡,年仅27岁。

        消息传到蜀中的时候,卢照邻靠在床头,翻着王勃当年给他写的药方,还有那首“况属**晚,山山黄叶飞”的诗稿。

        “阿勃……没了?”他愣了很久,才反应过来,眼泪就掉了下来,止都止不住。

        他让仆人把王勃当年带来的那两坛蜀酒找出来——其中一坛还没开封,封泥都完好无损。他打开酒坛,倒了一碗,放在床边的小桌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