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的国营酿酒厂名叫朝阳山酿酒厂,历史可以追溯到解放前,前身是一家私人烧锅。
公私合营后,规模不断扩大,巅峰时期也是市里的利税大户。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各地名酒品牌崛起,朝阳山酿酒厂固步自封,产品单一,包装老旧,逐渐乏力。
等到四年后,宪法被修正,国营经济从法律层面正式变成了国有经济,奉省也开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各大国营厂陆陆续续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国有企业。
国营、国有,看似一字之差没什么区别,但生产资料的所属权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企业性质,工人地位,管理方式……全都是云泥之别。
那时,朝阳山酿酒厂也会从国营变成国有,接着连年亏损,2005年被厂长用金融手段零成本收购,又裁掉了大批员工,换了商标,改了名字,一年时间就转亏为盈。
其中猫腻,都不用细想,而诸如此类的例子在全国范围内比比皆是,数不胜数……
江振邦心中感慨,放下刚拿起的茶杯,开口答道:“朝阳山酿酒厂和大部分国营厂的问题一样,主要是人和制度的问题。人的思想老旧,制度不够奖罚分明,干多干少一个样,员工没干劲。”
“管理层看到一些其他城市国企改制的例子,心底没准指望着由公产变私产,巴不得厂子早点破产,不暗中搞破坏就不错了。这种人一方面要给点好处,另一方面必须得给他们紧紧皮,让他们换思想,不换思想就换人,他们不愿意干,有的是人愿意干……”
江振邦客观地指出了酒厂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整改策略,又大致讲了对于现在这个时代关于酒厂的营销和经营理念,
刘学义听完,不置可否地点点头,随后却轻轻叹了口气。归根结底还是一句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