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尼伯德靠近整个路的中心,倒是适合作为首府,但是朝廷要求路的首府以华襄两族为主,全部要远离夷人大城市重建。锡亚纳在恒河西岸,水量相对充足,周围都是肥沃的平原,粮食供应没有问题,以后建成之后,确实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巴尼伯德作为哈纳郡的郡城,暂时也作为瞿印路的驻地,韦处厚决定立即命人在锡亚纳大规模筑城,待新城筑好了,总督府就全面搬过去,将巴尼伯德还给拉普郡。

        韦处厚觉得新首府应该有个好名字,锡亚纳位于恒河西岸,干脆就叫做恒纳府,然后就让布政使金明仁征集民工,主持恒纳府的筑城事宜。

        除了恒纳府之外,韦处厚也将全路的各个郡重新整合设置,共设置15个郡。

        在印度河下游设置信德郡,以拉奇城(今卡拉奇)为郡城。

        在印度河中游设置曼苏郡,以科德吉(今巴基斯坦信德省北部)为郡城,将科德吉改为科德城。

        在木尔坦周边设置遮普郡,郡城设在木尔坦,将木尔坦改为木坦城。

        在印度河上游的东部设置沙亚郡,郡城设在拉合尔,将拉合尔改为拉合城。

        在印度河上游的西部的犍陀罗一带设置犍罗郡,郡城设在勒尼亚尔(今拉瓦尔品第附近),将勒尼亚尔改为勒尼城。

        在瞿折罗西南海岸设置古吉郡,郡城设在索木纳特(今古吉拉特邦南部海岸),改索木纳特为索木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