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城的码头非常繁忙,来往客商很多,很多僚越人可以在码头、商业里谋个差事,也可以开个旅店,赚得都不少。

        高启伦知道,就是再好的条件,目前的经济还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产生的效益和就业都是有限的。高启伦学着隆安府,在马六甲旧城的西面也建起了新城,供前来马来郡的僚越人建房居住。

        在马六甲新城,商机和就业自然也是向僚越人倾斜,各个岗位优先选用僚越人,只有不够时,才从旧城那边的夷人招募。

        马六甲旧城的夷人,也是被严格管控,其他地方的夷人不得随意迁入马六甲旧城,马六甲新城的企业、商行只用旧城的夷人,其他地方的夷人一律不能用。

        冯庆业的夷人管控方略,经过元稹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模式,核心就是“分类管理、恩威并施”。

        所谓分类管理,就是将夷人分为农村、城市两类,按照不同模式管理。

        纯农村地区的夷人依然按照过去的模式管理、收税,乡以下基本采取夷人自治,由各领选拔一些服从恭顺的夷人担任乡长等职位,税负和以前一样,夷人只要按照规定缴纳赋税、不反叛,官府不干涉农村地区夷人的生活习惯、信仰等。

        在城市,由于夷人与华襄两族共处,所居住的夷人受到严格的管控,不允许城区以外的居民迁入城内,如果城内的居民不安分,则会被驱赶到农村地区,确保在城市的夷人完全服从官府的管理。

        第181章治理夷人

        所谓恩威并施,主要是针对城市的夷人,如果不愿和华襄共处的夷人,可以迁到农村地区,但是如果留在城市内,就必须不得有任何犯罪记录,也不能主动与华襄两族挑起事端,否则就会被惩罚并驱逐。

        当然,在城市内表现较好的夷人,可以获得居留权和就业权两个好处。尽管城市内给夷人提供的就业,大部分相对低端,但是由于城外的夷人不得进入,所以就形成了一道护城河,没有别的夷人跟他们抢饭碗,得到的薪资收入还算不错。

        大部的城市,还处于发展的初期,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还要大量向襄人倾斜,所以能留给夷人的就业机会不是很多,所以原来城区的夷人就够了,不必再引进夷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