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襄兵改制
韩泰赶忙解释道:“不是襄人不愿服兵役,是适龄青年不够了,这个也怪臣考虑不周,最近才发现。”
李纯没想到还有这个情况,就问:“具体是怎么回事,你详细讲来。”
韩泰说:“以僚越族群为例,目前僚越族群约110万人,而他们对应的符真路需要14个襄人团,一百多个民兵营,总兵力达到十万人左右,民兵营还好,襄人团的士兵是服役三年就要轮换,14个襄人团就有4.2万人,每年就要征兵一万多人,就算每人活到50岁,那就要求有男人60万人,加上女性就有120万人,也就是说,目前所有僚越人适龄青年都每年全部都当兵,还不够襄人团补充的,更别说民兵营了,骆瓯、契胡族群也是这个问题。”
李纯听明白了,这是一个数学问题,就问道:“当初征兵怎么就够了,开始怎么没出现这个问题?”
韩泰说:“刚开始都没考虑这个问题,是个年轻人应征就可以,结果征了三年之后,发现适龄的年轻人越来越不够,青黄不接了。”
李纯叹道:“当初为了节省汉人的兵员,大规模征发襄人当兵,没想到他们的族群小,撑不起这么大的规模,你们军事部有没有什么合适的意见?”
韩泰说:“臣和几个同僚商议了一下,觉得只有两个办法,一是缩减员额,比如将一个团3000人缩减为1500人,而且实行强制的义务兵制,所以身体符合要求的襄人青年必须当兵;二是延长服役年限,可以延长到十年或者终身服役,这样每年轮换的人数就会减少。”
李纯考虑了一会,说道:“缩减员额不行,符真路还好些,天竺那边人口众多,一个郡起码一百万人以上,人数少了根本弹压不住。这样吧,目前已经征服的区域已经没有大的战争了,也不需要全是年轻人,可以采取终身服役制。”
韩泰问道:“这个终身服役制,具体怎么操作,要服役到多少岁?”
李纯道:“男人体力比较好的阶段是18到40岁之间,40岁之后也能勉强干一些低强度的活动。这样吧,襄人参军最长可以服役到50岁,其中40岁之前在战斗岗位,40岁之后可以调到非战斗岗位,比如炊事员、看仓库、当教官之类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