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就有不少僚越人蠢蠢欲动,经过元稹派人一鼓动,还加上了保底工作,来的人就多了。很多汉人听说襄人到符真路待遇很好,心想汉人的待遇肯定也更好,也来了不少到符真路。

        华襄两族来到西贡以后,最多的谋求进入公职,其次是经商,至于务工、务农的很少。此时,符真师和11个襄人团的老兵也面临退役问题,他们很多人也想进入符真路的公职队伍。

        元稹的本意是想吸引一些襄人来到符真路,主要是经商、办厂、务农,帮助当地搞经济,没想到有那么多人都是想进入公职队伍,搞得元稹压力山大。

        公职队伍人数毕竟有限,而且符真路组建时已经有了框架,后面只是补录一些人员,不可能吸纳太多人,元稹赶忙又找来李德裕商议。

        元稹说:“没想到大家都是执着于进公职,都想保住铁饭碗,可是公职人数必然有限,符真路草创,首府都还没建起来,肯定吸纳不了那么多人,你看该怎么解决?”

        李德裕说:“大人,卑职以为,华襄一体,襄人要照顾,华人更要照顾,老兵们肯定要安置,但是终归是要有个规则,定了规则大家就没话说。”

        元稹说:“你说的对,就是要定个规则,按照规则办事,谁也没话说,按照我的意思,符真师和11个襄人团前面作战牺牲很大,肯定要先考虑他们,然后再考虑新来的华襄百姓。”

        李德裕说:“符真路和各郡的公职分为两类,一类是专心性强,需要一定文化水平的,另外也需要一些治安、管理类之类对文化水平要求不高的职位,卑职建议将这些对文化水平要求不高的公职原则上留给退役老兵,他们不够,再招其他人。”

        元稹说:“我也有此意,老兵必须要优先保障,对于其他岗位也要有个区分,以前朝廷规定过路一级全部用汉人,郡一级局以上用汉人,科以下用襄人,但是路的首府和郡城两个地方没有具体言明,现在华襄两族都觉得该用自己一方。”

        李德裕说:“当初朝廷关于华襄两族的公职划分,只确定了一个基本框架,卑职认为我们这次应该明确首府和郡城的用人原则,省的华襄两族因为理解不同而产生争执。”

        元稹说:“原来韩愈跟我说过,府一级也可以招汉人,但是郡城一级没有明确,首府和郡城条件相对较好,华襄两族都盯着两处的公职,你看该如何区分才好。”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三五中文;http://www.downclass.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