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治理符真

        李德裕说:“卑职以为,朝廷华襄分权的核心就是抓大放小,华人抓住一些核心岗位,普通的岗位让给襄人就好。卑职建议,在首府科以上人员由华人担任,普通公职让给襄人,首府下面还要设区,区一级的五人政务会官员给华人,区以下的公职人员都给襄人。在郡城,郡城的五人政务会官员用华人,下面各台及普通公职人员用襄人。”

        元稹说:“你这个提法可以,在朝廷给的大原则下华襄两族利益均沾,首府和郡城有那么多襄人,普通公职的位置比较多,这样估计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意见。我补充一条,区级以下的公职,原则上以襄人为主,但是汉人占多数的地方用汉人。”

        李德裕说:“大人考虑的更完善,臣建议不如趁此机会将区一级先建立起来,西贡那边可以称为西贡区,这边的同奈新城不如就叫同奈区。”

        元稹说:“参照国内的设置,区下面再设坊,这样府、区、坊三级机构就能同步建立起来,后面就按照刚才定的原则招人。”

        符真路定好原则以后张榜公布,各个群体按照规定的方向去求职。华襄退役老兵首先安置,襄人团都在各郡,由郡里安置,符真师主要是由路一级安置。

        这样一来,大部分老兵们基本上都选到了合适的岗位,当然,也有一些汉人老兵思念故土,选择了拿退役金回老家。

        老兵们安置完以后,各级机构就开始补录其他公职人员,最后基本上做到了华襄兼顾,郡、领两级招的以襄人为主,路一级所有公职招华人,府一级重要岗位用华人,普通公职人员全部招襄人。

        元稹认为,目前办公场所有限,不能一下子将菜都端出来,决定保留一些公职岗位,等后面各级机构逐步步入正轨,再逐步扩招。

        这边招公职人员的问题刚刚解决,那边商界又出了问题。原来,符真路、隆安府、符真师都先驻在西贡城,自然也就吸引华襄两族的人来经商做生意,由于华襄两族在经商的税率上一样,汉人来的不多,来的襄人比较多。

        襄人做生意的税率只有夷人的一半,自然是更加顺风顺水,夷族商人则感觉非常吃亏,襄夷两族商人开始闹起了矛盾。夷族商人认为襄族商人税率低,形成不公平竞争,襄族商人则认为,夷人地区是华襄两族打下来的,襄族商人就应该被优待。

        元稹听到这个情况也很诧异,这个是朝廷定的政策,没想到遇到了新问题,双方似乎都有理,但又存在矛盾。没办法,元稹只能又召来他的智囊李德裕,一起商议如何处理这个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