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庆幸自己早点汇报,不然还真有可能被其他人占了窝,元稹又趁热打铁说道:“琼州刺史李德裕有些能力,也想去夷人地区发展,臣想后面把他要到符真路任职。”

        李纯说:“你倒是会抓人,李德裕是个人才,既然你后面要去符真路,其他属员你可以先考虑,后面跟韩愈对接一下,朕也会选拔一些能干的大臣到各路。”

        元稹走后,李纯对三个路的主官也有了一个基本的意见。

        西征主将李愬有能力、有思想,也有转行政的想法,这次对外出征的各军团主将也要有个安置,到时可以让他任瀚海路总督。

        自从南巡回来以后,李纯就觉得元稹有去夷人地区的意向,这次算是正式说出来了,元稹在外事部任职近十年,平调出任符真路总督,也算是给朝臣们带个头,肯定要满足他这个想法。

        冯庆业久在南方,对南洋地区比较熟悉,对治理夷人很有思路,比较合适出任巽他路总督。

        军事部忙着军事准备,人事部也开始在做人事方案,尤其是各郡、领的官员需要提前选拔,前方部队每攻占一地,后方的官员就要跟进到位,如果不提前做方案,到时到哪里抓那么多人?

        韩愈提前就放出风来,鼓励朝臣和各地的官员报名去夷人地区,但是应者寥寥,毕竟夷人地区比襄人地区更远更艰苦,甚至还有动乱的风险,很多官员感觉没必要受那个罪。

        按照李纯的预想,要在第一波夷人地区配置29个郡,但是截至8月底,只有七八个官员向人事部报名愿意去夷人地区,把韩愈愁的够呛。

        韩愈想,如果都像元稹、李德裕这样主动就好了,虽然去夷人地区的官员原则上都会升一级,但很多人还是放不下国内的安逸,不愿去夷人地区受苦。韩愈自感无法解决这个难题,只能向李纯汇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