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纯道:“朝廷要做大事,很多事必须要提前谋划布局,让襄人为朝廷所用,帮助华夏族对外拓展空间,岂不更好。”
崔右甫说:“臣担心的是,对襄人又是改民族又是改姓氏,就怕很多襄人不愿意,不配合朝廷的政策。”
李纯道:“将夷人改为襄人,是提高他们的地位,新改的几个民族和他们的历史都有渊源,比以前什么蛮、什么夷好听多了,关于姓氏,汉人都改了,他们还有什么话说?”
李吉甫说:“任何事都是有得有失,此次夷人改襄人,总体对他们有利,总不可能好处都给他们占了,相信他们会作正确的选择。”
武元衡说:“朝廷已经这么替他们着想了,如果再不配合,就是不识相,可以直接出兵镇压。”
李纯道:“不必出兵,处理很简单,凡是不愿配合的夷人,一律不予*****和身份牌,以后的身份还是夷人,身份低于襄人的,不受朝廷保护,施加更重的赋税。”
听到李纯这样说,大家心里也都有了底,决心配合李纯全面推进华襄分治的新改革。
户口和民族都属于民政部的工作范围,改革的具体担子自然又是压在民政部身上,李纯要求民政部和各地官府必须在一年内完成华襄分治的改革内容,崔右甫心里叫苦不迭,但也只得咬牙接下来。
为了让各地清楚此次改革的意义,知道改革的具体内容,崔右甫带着民政部的人员忙了几天,搞出来一个具体的方案,经李纯批准后,发送到各地,便于地方上办理执行。
在方案中,民政部首先阐述了华襄分治改革的好处,其次对如何填写民族、姓名,如何*****、身份牌,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各地必须在一年内按照规定完成所有人员的户口本、身份牌的制作和发放。
各地官府按照制作户口本、身份牌的成本,向居民收取工本费,对于汉人复姓改单姓、襄人单姓改复姓的人群,各地官府免收户口本、身份牌的工本费,由朝廷拨款,算是朝廷对这些人的体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