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颜觉得仁和府的位置选的很好,位于新罗中部,周边平原多,更重要的是乘船可以直通登州一带,跟内地交流非常方便。
刘光颜大规模建设仁和府城,调动了不少民工参与建设,好在新罗人吃苦耐劳,非常配合官府的征调,花了两三年总算把城市建立起来了。经过几年的发展,仁和府吸引了汉罗两族不少人过来,逐渐也有了五万人的规模。
朝廷要求边疆各道招徕汉人,由于新罗打的比较顺利,唐军只没一些新罗王族的地产,能够分给来垦荒的汉人土地不多,加之新罗也是农耕民族,好种的土地都被耕种了,剩下的荒地也很少,刘光颜不禁犯了愁。
想了又想,刘光颜打算从大地产所有者动手,对于新罗旧有的官宦、大地主,每个家庭原则上不能超过两百亩地,多的都必须卖给汉人,三年内必须卖完,超过三年就将多余部分没收。
汉人如果购买新罗人土地的,官府给予半价补贴,但是每个汉人五人以下的家庭,最多购买不能超过五十亩,多一个人可以多十亩,八十亩封顶。
刚开始,刘光颜还怕一下子来很多汉人来新罗买地,官府的财政受不了,后来发现,各道都在吸引人口,隔壁的辽桓道土地都是白给,到新罗的人并不是很多,也就放下心来。
既然人来的没那么快,刘光颜就把新罗大地产者卖地的时间放宽到五年,来个细水长流。
安桂道、广珠道、闽海道虽然早先就属于唐朝的领土,也迁移来不少汉人,但是依然存在一些荒地,所以也借着朝廷开发边疆的机会,招徕汉人前来耕种。
安桂道则把红河三角洲一带的土地开放给汉人,汉人在这里挖了不少鱼塘,挖出的土再填出稻田,可以种稻、植桑、养鱼,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流求被征服并设置为流州后,那里的西部平原,土地肥沃,从大陆吸引了很多人前去耕种,人口增长很快,汉人赶上当地夷族人,逐步成为岛上西部平原的主体民族。
琼州岛也同样吸引了不少大陆居民过去发展,他们与岛上的夷族和平相处、共同开发,蛮荒之地展现出新气象。
崔右甫任刚民政部尚书的时候,本以为是个闲差,就负责管百姓的户口、婚丧、赈灾等事务,没想到刚上任就接到规范结婚年龄的差事,后面把宗教和民族事务划进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