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纯一行人又去码头查看一番,码头也非常热闹,运货的、运送建筑材料的船只络绎不绝。很多长安迁过来的官员,也都按照李纯走过的路线,先乘火车到洛阳,再乘马车,最后通过水路,经颍河、淮河到达夏原。

        码头上不断有到岸的大船,走下来不少官员和搬东西的杂役,在码头换车,再向夏原城内赶去。有一些官员认识崔群和郭钊,还过来打招呼,李纯不愿暴露身份,让周边的暗探拦住他们,带领随从返回皇宫。

        回去后,李纯开始详细思考全国行政区划调整的事宜,李吉甫关于新设四个道的想法,李纯大体同意,但是他想一次性搞得更全面些,争取一次性划分到位,争取以后稳定下来不动。

        李纯根据掌握的唐朝的各地情况,也参考前世的一些地理知识,决定来一个相对均衡的划分。

        记得在前世,行政区划差异很大,有的省上亿人,富可敌国,有的省份只有几百万人,又穷又小,还维持一个省级的架构,需要上面贴钱维持。县一级也是一样,有的几百万人,有的只有几万人,两极分化,缺乏统一的标准。一个小县和一个大县一样,各个部门齐全,财政供养人员比例偏高,给当地带来很大的财政压力。

        唐朝目前发展的还不均衡,除了中原以外,其他地方还没完全发展起来,为了防止以后人口变化再被动变动,李纯决定借鉴前世的人口数据。

        具体的参照,就以穿越前2020年的人口数据为准,这个时间点,各地已经充分发展,人口相对稳定下来,可以合理运用这时的人口数据。在道一级,就参照前世承载6000万人口的底线,少于前世6000万人口的区域进行合并,保持一个合理的规模。

        扶桑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个大岛组合,规模适中,可以单独设一个道,命名为扶桑道。

        首府可以选在大阪,此处位于属于扶桑原来的中心地带,相对发达,又靠海,便于和唐朝的联系。

        扶桑的旧名需要改掉,可以将大阪改为东昌府,进一步扩建,作为扶桑道的首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