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政务会有点像前世各地的常委会,主官的权力虽然仍然比较大,但是在重大事项上必须尊重其他成员的意见,否则就会有被架空的风险。
由于是集体决策,也压缩了主官为所欲为的空间,形成了一定的分权和制约。
李纯和李吉甫、裴垍说起关于成立道的政务会的想法,没想到李吉甫笑了:
“陛下,这不是和我们中书省五人商议后,再决定向皇上提出办理意见的套路是一样的吗?”
李纯微笑着说:“是这么回事,重大事项还是集体商议才能吸收大家的智慧,想的会更周全。”
裴垍赞同道:“通过军政分离和政务会,彻底限制了地方大员的权力,可以很好地维护朝廷的权威,完全可以推行。”
各道原来设的官员有三个,正三品的布政使、正四品的布政副使,从四品司马。李纯觉得各州也有司马,两级的官名还是要有所区别,所以将道一级的司马改为都统。
组建五人政务会,其实就是在各道另外再增加一个从三品的按察使,增加一个从四品的学政,给人升官的事好办,各道的很快就按照朝廷的规定配备官员,组建起五人政务会。
各道组建五人政务会以后,布政使的权力相对缩水,按察使作为朝廷派驻各道的监察人员,监督五人政务会的落实。
道的一些重大事项,特别是涉及利益的敏感事务,如经费开支和人事任免,不再是主官一个人说的算,必须由五人政务会统一讨论决定,由于是集体讨论,而且由按察使监督,布政使会有所忌惮,不敢为所欲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