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甫将那些隐匿的土地全部充公,隐藏的人口全部与地主脱离关系,对于涉案的官员交给御史台严查,按照贪污金额的大小分别予以撤职、流放,甚至判入监牢。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朝廷共多清查出土地近三千万亩,两百多万人口,并取缔了一些地方擅自增加的赋税,虽然朝廷总的征收赋税没有增加多少,但是确实减轻了底层百姓的负担。

        当然,由于还有很多藩镇具有很大的独立性,所以这次的土地和人口清查,主要在朝廷能够直接控制的区域进行,对于一些强藩隐匿的土地和人口,李吉甫也是无可奈何。

        总体来说,李纯对于李吉甫开展的活动还是比较欣赏的,认为他刚柔并济、恩威并施,基本达到了自己的预期目的,有效缓解了社会矛盾。

        针对藩镇的影响,李纯也没幻想一次性就把问题彻底解决,等后面削平藩镇以后,再搞一次清查,就可以实现全国统一标准。

        土地和人口清查的事告一段落后,李纯开始将精力放在朝廷的机构改革上。李纯即位初期就发现朝廷的机构设置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因当时的事情比较多,时机不成熟,就暂时放下了。

        经过近两年多的观察和体验,李纯对唐朝的制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觉得可以首先对朝廷的中央机构进行改革。

        在唐朝的官制设置上,虽然官员由高到低设置为一到九品,但是对高级官员控制比较严,一二品的大员不轻易授予,给的也是一些虚职,纯属摆设。

        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加同平章事,履行宰相职能,却只有三品,和各部尚书、各地节度使差不多,没有一点权威,纯粹就是相当于秘书长,对皇帝的好恶依赖太大,不利于独立开展工作。

        李纯觉得要干大事,就要依赖一大帮人才,各管一摊,协同配合,自己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制定战略和重点工作上,没办法事事操心,其他的事务就是要放权给一些有能力的大臣,让他们大胆去干,这样才能多点开花、齐头并进,开创大业。

        李纯决定,首先对三省的机构进行改制,把顶层架构搭好,以后再逐步往下改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