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屉里还放着她攒的5个空牙膏皮,当时收废品的1个牙膏皮换1颗水果糖,她攒了三个月,说“等攒够10个,换糖给爸爸吃”。
王猛早已悄悄退到后面的储物间,手里还攥着颗没开封的橘子糖——
糖纸是橙红色的,印着“橘子味”三个字,是他昨天在村口小卖部给自家儿子买的,1毛钱能买3颗。
王猛和林凡以前是国营机械厂的工友,1992年厂子减员,林凡下了岗,王猛被调去看仓库,工资从每月95块降到68块,日子也过得紧巴。
刚才见笑笑哭得厉害,他手都伸出去了,又怕触景生情,悄悄缩了回来,橘子糖在手里捏得糖纸发响,糖块的棱角硌得手心发疼。
他靠在堆着“活力28”洗衣粉的纸箱上,纸箱上的“活力28,沙市日化”字迹被潮气浸得有点模糊。
这洗衣粉是1992年刚流行的“名牌”,比普通肥皂贵5毛钱(肥皂3毛钱一块),林凡进得少,只敢摆两箱在货架最里面,怕卖不出去压货。
王猛叹了口气,用袖子擦了擦眼角——上次林凡进货时下雨,自行车链条断在半路,他刚好骑着三轮车去县城拉货,帮着扛了半箱肥皂回家。
那会儿就见林凡的解放鞋灌满了泥,裤脚湿到膝盖,却还把唯一的塑料雨衣裹在装牛奶的箱子上,怕淋坏了给笑笑的早餐。
他知道这小杂货铺一天营业额撑死30块(199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才2577元,月均不到215元,乡镇居民更低,月均只有120元左右),林凡却从舍不得让笑笑受委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