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1月1日国家正式取消粮票制度,距今刚过半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93年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51元,较1992年同期增长22%,

        居民口袋里的“活钱”终于多了些,周末带孩子逛动物园成了小城家庭最时兴的消遣。

        据当时市园林局《1993年春季游园统计简报》,这季周末动物园日均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较1992年同期的1.15万人次增长30%,创下近五年新高。

        满场都是携家带口的身影:有的家长推着金属框架、漆皮剥落的儿童推车,那会儿国营百货商店(如“东方红百货”)里的儿童推车仅3种款式,单价48-55元,

        相当于普通职工月薪的三分之一,多数家庭更愿用兄长传下来的旧车,车轱辘磨平了就换个内胎继续用;有的孩子攥着印着“劳动最光荣”的搪瓷杯,杯子出自本地“红旗搪瓷厂”,

        这家1954年建厂的国营老厂,1993年仍保持着日均2000个搪瓷杯的产能,占本地餐具市场80%份额,是家庭餐具的绝对主流。

        喧闹声裹着猴子的吱吱叫、黑熊的低吼,混着小贩“棉花糖五毛一个”的吆喝,成了这个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年代里,周末最踏实的烟火气。

        可刚给女儿笑笑买完棉花糖的林凡,目光无意间扫过猴山旁的长椅时,心却突然微微一沉:那抹正朝这边望的红色身影,怎么看都有些扎眼。

        1993年的小城总人口约39万,据市公安局年末《流动人口统计年报》,全年登记外来人口仅2.8万,占总人口的7.2%,且80%来自周边临县,多从事建筑零工或街头小贩,鲜少有人穿着光鲜。那会儿邻里关系还带着“单位大院”的余温,

        住了十几年的老相识占比超六成,连谁家孩子换了新书包、谁家买了新自行车,不出半天就能传遍半条街——而那样一身亮红色连衣裙、头发烫成波浪卷(当时叫“港风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