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女儿的温暖

        家庭的温暖和女儿的笑脸,成了林凡在纷繁复杂的生意场中最坚实的后盾和最有效的清醒剂。上个月市区那家开了三年的童装店,排挤手段愈发隐晦且步步紧逼:

        先是托批发市场的老供货商老李悄悄把每件童装的进货价涨了五毛钱——林凡后来私下找老李时,对方红着脸搓着手,指节上还沾着点布料的棉絮,声音压得极低:

        “不是我要为难你,对面张老板放了话,我要是不涨,以后他就不跟我拿货了”。

        这五毛钱看似不多,却让他原本每件一块二的利润直接压缩了近15%,相当于每天要多卖30件衣服才能补上差额;

        接着对方又找街边摆摊的水果贩、修鞋匠散布谣言,林凡好几次路过修鞋摊,都听见老鞋匠一边给皮鞋钉掌,一边跟顾客嘀咕:

        “林凡家的货是二手翻新,上次有个老太太说,孙子穿了身上痒,布料里藏着虱子呢”;更气人的是,张老板家的售货员趁顾客试衣服时,会故意把声音放得不大不小:

        “县城来的货哪有市区正经?你看这针脚歪的,线都露在外面,穿两天保准开线”。那段时间,市区柜台原本每天能接待50多位顾客,连续三天直接降到40人以下,

        有位常来买衣服的张阿姨还特意拉着林凡的胳膊,手里攥着件没拆吊牌的小外套:“小林,我家孙子穿你家衣服一直挺好,怎么有人说你家货是翻新的?你可别骗我们这些老主顾啊”。

        那天傍晚,林凡在店铺小隔间里对着泛黄的手写账本发愁。

        隔间里没装电灯,只悬着一盏昏黄的充电台灯,灯光把账本上的字迹照得发虚,红笔圈着的三天销售额像三颗沉甸甸的石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