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四在小组会议上反复强调,他亲自示范如何使用游标卡尺和标准量规进行精密检测,让习惯了“毛估估”的技术员们大开眼界。
短短一周多时间,一套包含上百张图纸和厚厚一沓技术条件说明的《906工程模块化建厂初步设计方案(第一版)》终于出炉。
方案详细规定了每个模块的构成、尺寸、材料、加工精度、验收标准,甚至包括了模块分解运输和现场组装的初步工艺流程图。
方案摆在冯卫国桌上时,这位老革命眼中放光,一拍大腿。
“好!就这么干!我马上向总指汇报,申请协调重庆方面的厂家!”
事情比预想的还要顺利。
三线建设总指挥部高度重视这个创新性的提议,认为如果试点成功,将对整个三线建设的速度和效益产生革命性影响。
总指迅速下达指令,要求重庆几家有实力的大型机械厂和金属结构厂全力配合906厂的模块化试点任务。
几天后,赵四带着王永革和一小箱沉甸甸的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再次踏上了颠簸的旅程。
这一次,目标是西南工业重镇——山城重庆。
与906厂所在山谷的艰苦荒凉截然不同,此时的重庆,是一座弥漫着浓厚工业气息和战时氛围的喧嚣城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