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专家的肯定
部里的小会议室,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坐满了人。
空气里弥漫着烟草的气味。一场关于赵四那份《国家重大装备共性基础技术难题识别及攻关路径建议(初稿)》的专家论证会,正在这里举行。
不管这份文件最终能否通过审核,能否实施,能够引起这么多人注意、讨论,至少证明这份文件是有价值的。
参会的有部里科技司、计划司的官员,几位头发花白、戴着深度眼镜的老专家,还有来自钢铁研究院、机床研究所、第七电子管厂等单位的资深技术负责人。
周主任亲自坐镇,张副局长也在场,面色平静地翻看着材料。赵四和攻关小组的王永革、陈继业坐在靠墙的一排椅子上,面前摊开着厚厚的准备资料。
会议一开始,气氛就有些凝重。
计划司的一位处长率先发言,语气带着惯有的审慎:“这份报告涉及面广,提出的攻关方向投入巨大,关系到未来几年的资源分配。今天请各位专家来,就是要务实地评估一下,这些方向是否抓得准,有没有可能实现,优先级又该怎么排。希望大家畅所欲言。”
装备司的李副司长没直接开口,但他身边的一位科长接过话头,重复了之前的担忧:“我们担心的是,大规模攻关会不会影响现有重点项目的进度?比如鞍钢,生产任务压得很重,突然要调整工艺搞质量提升,万一产量掉下来,谁来负责?”
几位老专家沉默着,交换着眼神,没有立刻表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