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勾勒未来的轮廓(上)
“重点装备可靠性攻关小组”的牌子,悄无声息地挂在了革新办走廊尽头那间稍大些的办公室门口。
室内,赵四、王永革、陈继业,以及从部属档案室临时借调来的两名年轻干事,构成了这个新机构的最初班底。
办公条件简陋,几张旧桌子拼在一起,上面堆满了如小山般的资料袋和卷宗箱,空气里弥漫着旧纸张和油墨的独特气味。
周主任特批的调阅权限发挥了作用,送来的资料远超预期。
不仅有各部委汇总的近年技术难题报告、质量事故通报,还有一些受限的进口设备技术说明书、内部参考刊物,甚至包括部分军工配套厂的简要情况说明。信息浩如烟海,杂乱无章。
王永革看着几乎堆到天花板的资料山,咧了咧嘴:“四哥,这…这得看到猴年马月去?”他性子急,习惯在车间里解决看得见摸得着的问题。
陈继业则推了推眼镜,默默拿起最上面一份档案袋,已经开始分类标签,动作一丝不苟:“信息筛选和分类是第一步。可按装备类型、所属行业、问题性质进行初步划分。”
赵四站在资料堆前,目光沉静。他没有急于动手翻阅,而是缓缓踱步。
他的脑海中,不仅装着在轧钢厂解决轧辊断裂、在一重厂调配特种润滑油、在洛拖优化大型锻模热处理、在江南厂修复精密齿轮箱、在第七电子管厂锁定环境污染、在406基地改造雷达冷却系统的亲身经。
更有一幅来自未来的、宏阔而略带模糊的工业发展蓝图在隐隐浮现,那是作为一个未来时空的人对于这个国家工业的高屋建瓴眼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