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名身着褐色贴里、眼神阴鸷的东厂番役,簇拥着一顶八人抬的暖轿。

        轿帘低垂,透出一股生人勿近的阴冷气息。

        轿子停在岸边不远,轿中人并未露面,仿佛单凭这肃杀仪仗,便已昭示着无形的分量。

        紧随其后的是南京兵部尚书张鏊的车驾。

        他身着绯色锦鸡补服,面色凝重,下车后对杜延霖及三法司官员微一颔首,便肃立一旁。

        最后压轴的,是魏国公徐鹏举的排场。

        八名身着大红号衣、腰挎雁翎刀的国公府亲兵开道,簇拥着一辆装饰华贵却不失威仪的大轿。

        轿帘掀开,身着麒麟补服、头戴八梁冠的徐鹏举在仆役搀扶下,笑容满面地走了下来。

        南京三大巨头竟一起到齐!可见留都上下对扬州通倭案的重视程度。

        徐鹏举身材魁梧,面色红润,步履间带着勋贵特有的从容与豪气,与吕法的阴冷、张鏊的凝重形成鲜明对比。

        甫一站定,徐鹏举声如洪钟,率先打破了凝滞的空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