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流动诊所与黑市交易

        江城的地下黑市藏在旧工业区废弃的罐头厂底下,潮湿的空气里永远缠绕着三重气息:机油的金属腥气、霉斑的腐土味,还有人身上散发出的、混杂着绝望与希冀的汗酸味。罐头厂的铁皮屋顶早被酸雨蚀出无数孔洞,傍晚的夕照漏下来,在满地油污的水泥地上投下细碎的金斑,像撒了一把生锈的硬币。

        陆云蹲在折叠桌前调试设备时,额前的碎发被换气扇吹来的风掀起。他戴着的黑色口罩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清澈却警惕的眼睛,正盯着神经扫描仪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波纹。这台仪器的外壳是用废弃服务器机箱改造的,边缘还留着电焊的焦黑痕迹,苏茜正用一块浸了酒精的抹布,细细擦拭着探头表面的指纹。

        “左边第三个摊位的老头一直在看我们。”雷罡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低沉得像远处传来的闷雷。他没穿平日的作战服,换了件洗得发白的工装夹克,肌肉线条却仍将衣料撑得鼓鼓囊囊。他靠在一根生锈的钢柱上,看似在看旁边摊位上的旧机械臂,余光却把周围五十米内的动静尽收眼底——穿破洞牛仔裤的拾荒者、抱着纸箱的走私商、缩在角落抽电子烟的年轻人,每个人的步态和眼神都被他默默归类。

        苏茜擦探头的手顿了顿,顺着雷罡的视线瞥过去。那老头面前摆着一堆缠满电线的电路板,浑浊的眼睛却时不时越过摊位,落在陆云的扫描仪上。“黑市的老油条,要么是想分杯羹,要么是替人盯梢。”她把抹布塞进兜里,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叠打印好的传单,纸上用歪歪扭扭的字体写着:“修义肢、装辅具、神经接口调试——平价便民”。她将传单折成小方块,分给路过的几个拄着拐杖、或是身上带着金属义体的人。

        第一个停下脚步的是个农民工。他约莫四十岁,穿着沾着水泥渍的蓝色工装,右手攥着一个磨得发亮的帆布包,左手空荡荡的袖管掖在腰带里。他在摊位前徘徊了三圈,直到苏茜递过一张传单,才局促地搓了搓手,声音带着浓重的乡音:“姑娘,你们真能修义肢?我那玩意儿……在工地上被钢筋砸坏的,关节总卡,正规维修点说要八百,我半个月工资才一千二。”

        陆云站起身,指了指折叠椅:“坐吧,我看看。”

        农民工坐下时,椅腿在水泥地上刮出刺耳的声响。他解开腰带,小心翼翼地卸下义肢——那是个最廉价的工业级产品,金属关节处布满划痕,导线从断裂的塑料壳里露出来,像干涸的血管。陆云将扫描仪的探头贴在他残肢的疤痕上,冰凉的触感让农民工瑟缩了一下。

        “灵枢”系统的全息界面在陆云眼前展开,淡蓝色的数据流快速滚动。“神经接口氧化,第三、四关节齿轮磨损,动力模块电压不稳。”他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轻点,调出零件清单,“我能换进口齿轮,再装个微型优化模块,能省三成电量,反应速度也能快些。”

        农民工的眼睛亮了亮,又迅速黯淡下去:“那得多少钱?我……我身上只有两百。”

        “不用钱。”苏茜蹲在他面前,把一张写着电子元件型号的清单递过去,“你要是在工地或者废品站看到这些,下次带给我们就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