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士和摇头说道:“那倒不是,这次的思辩,臣若是出手,反而不美。”

        不要在扫水洗地之事上,挑战万士和,万士和还没有出手,他一旦出手,就一定会平定风波,但已经贴死了帝党标签的万士和出手,有可能适得其反,民间不能公开讨论,就会私下联袂,那时候更加危险。

        但现在,松江自由学派在前面冲锋陷阵,这就是民间风力舆论的较量,朝廷反而能够更加游刃有余的处理此事。

        这是万士和最想看到的结果。

        “陛下,有个事儿,工部上了道奏疏,说要换通和宫的玻璃,陛下给否了。”万士和反而说起了朝中的一件事,汪道昆询问万士和陛下否决这个提议究竟是什么意思。

        汪道昆受困于风力舆论之中,他不敢贸然面圣或者上奏询问,一来不知道皇帝究竟什么意思;二来有托庇幸进的嫌疑,本来就饱受攻讦的聚敛奸臣,再加上一个幸进,那汪道昆在朝堂就会变成之前郭朝宾那样的边缘人。

        圣眷,是到了迫不得已才会启动的杀招,况且汪道昆回京后,都是给陛下找的麻烦,寸功未立,何来圣眷。

        所以汪道昆只能找万士和了,铁杆帝党万士和,就是朝中的万金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可以用到他。

        “太贵了。”朱翊钧摇头说道:“万历七年七月才完全营造完毕,朕观通和宫巍崇彩绚、无异天宫,今未踰三年壮丽如故,乃欲坏其已成,更加藻饰,是岂规制未备乎?不妥不妥,先生知道,怕是又要劝朕节俭了。”

        万士和立刻说道:“元辅先生已经六年未曾劝过陛下节俭了,况且这次通和宫换玻璃和琉璃瓦,是先生领着工部上奏的,关乎我大明颜面,还请陛下斟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